对于我而言,当初开始做金数据的内在动力是这样的: 我想要赋予普通人IT的能力。
我们在对市场的教育依然在投入。同时定价策略上发生改变,最早是抽8%的信息服务费。 当初优步中国年轻人那种被出卖的感觉就特别强烈,赶集的员工们在58想来也有很多心酸,而土豆员工在优酷又有多少发展机会? 还有一类公司有稳定的粘性客群,但目前价值变现的机会还不明朗,所以宁可等待,这类公司的上市意愿就不是特别强烈,比如豆瓣、知乎、果壳。